小黑蚊横行1年内消灭
作者:99mc.com来源:网络发表时间:2013-10-21
小黑蚊在中彰投、甚至云嘉南平地或山区都严重肆虐,许多民众被叮咬的苦不堪言,立委林佳龙认为小黑蚊已影响民众生活,对观光休闲也造成严重影响,他在立院经济委员会提案,要求农委会研拟「消灭小黑蚊大作战」;农委会主委陈保基允诺,一年内将邀集相关学者,协调各部会提出小黑蚊解决方案。
林佳龙说,小黑蚊问题不论是在中彰投或是云嘉南,乃至于新竹及苗栗,近年在低海拔地区不断扩张孳生,尤其是台中市北屯、太平区、雾峰等较潮湿地区,甚至连平地科博馆、美术绿园道等平地地区也有小黑蚊踪迹,大小朋友都不胜其扰,小黑蚊已经成为严重环境问题。
台中市环保局环境卫生稽查大队大队长陈星匀说,根据该局的监测,台中市目前除太平、大坑、东势、石冈、雾峰等山区,市中心包括科博馆、植物园近年来也成为小黑蚊高密度区,该局虽定期派员前往喷杀虫药,仍难以灭绝。
专研小黑蚊的中兴大学昆虫系教授杜武俊就说:「全台湾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有小黑蚊,只是严重程度不一而已。」他说,以吸食人血的小黑蚊,只要在潮湿的地方就可滋生,目前全台几乎都已沦陷,不只是中南部地区,「喷药只能维持两天到一周,小黑蚊就会再度出现,建议防治小黑蚊要从全民做起」。杜武俊建议,除了到潮湿地点穿长袖长裤做个人防护,让小黑蚊无血可吸无法生存,定期清洗青苔、种植抑制小黑蚊香草做好环境管理,都是积极的防治作法。
陈保基表示,过去消灭小黑蚊使用喷洒杀虫剂,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大家研究小黑蚊,种植香草植物驱虫,但小黑蚊繁殖力太惊人,农委会会努力跟生态、昆虫等各界学者好好研究,找出最好的消灭小黑蚊方案。
◎名称:台湾原生种的吸血昆虫,学名台湾铗蠓,俗称「黑微仔」◎分布:中南部较潮湿处,冬季较少见◎外观:黑色,比芝麻还小◎活动:最活跃时间约上午11时到下午3时◎症状:遭叮咬处会奇痒无比、部分出现红肿、过敏起红疹◎预防:到户外穿长袖长裤,外出前擦防蚊液遭叮咬后应冰敷,若仍不适应就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