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大家见面打招呼都是某总
作者:99mc.com来源:网络发表时间:2016-05-21
写邀…………虽然我都不太记得谁邀请的了……不好意思……
题主,你说的一点都没错,满足你那几条的人,的确很多都没有帮别人赚钱,去操作自己的资金了…………你的思路是对的,别看底下好多回答了真的…………加了好多图再卖卖萌,就能拿那么多赞……我还不如去看连环画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一点:The different between "Money" & "Capital "
对于不同策略下的基金,对于Capital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的,很多人没有能自己出来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
钱不够多。
题主的这个问题是应该是基于股票交易提出的。是的,在股票交易中,我见过不管中外,不管是国内的公募私募,还是国外的Hedge fund , IB trading desk出来的人,如果盈利稳定并且资金充足,很多人都退了很大一部分外部投资人的资金,自己操作一个自己的盘子或者几个弟兄一凑,去做自己的钱去了。每年留足一定的盈利做储备资本和滚动式发展,几个合伙人自有特长,算是几个PM合伙的形式,底下带几个分析师,开开会,每年年终直接分钱。
或者有天才交易员,每年翻一倍,只需要再带几个交易员,配置分析师就好,剩下就加一群行政还有财务人员,每年留足部分,直接分钱就行。
我也见过有人就单独给自己发产品全部吃下来,名字叫股民XX (这是真的……)发了两期,就自己带一个助理,每天就看盘,偶尔跟卖方交流交流,读读报告,也就可以了。
这些人都在郊区小别墅或者市中心Penthouse里,你接触不到也自然不知道。
哦当然了,除了钱不够多这个问题以外,在钱够多的时候,也会出现几种情况对外融资的:
1:我乐意。
2:有人一定要投资我并且我无法拒绝或者有更深层的利益交换。
3:我想看看我到底能做多大。(还是我乐意
不过即使是Equity trading 的话策略不同需要的资金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如果你单纯做做Long - short那样就随意,不过你一定要做Activist那么资金要求肯定多;如果你同时还要拿一把衍生品,那么资金要求肯定更大;如果你是巴菲特,你爱怎样怎样,请忽略以上所有。
投资的确是一个研究过程,但是投资本质是很孤独的,是考察你处理大量的信息并且做出反馈的过程,只要你有足够多的钱,你就将会有大量的信息涌来,你需要处理,也只有你可以处理。
不过所有的产品种类中,有两个产品最特别了,一个是FX相关交易,一个是interest rate(短暂的把bonds market也归属于)相关交易,这两个交易市场上几乎都是巨型玩家和大型机构,很多银行外汇交易员如果单干出来以后发现水平下降,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因为之前在的机构是市场上主流玩家,尤其是交易Libor的之类的;如果你是Global Macro基金,运行的不是量化或者纯粹的基本CTA策略,那么你的尺寸体量将会是很大的麻烦,如果你是债券类型基金,除非你是在一定期限内发现了非常强大的套利机会或者丙类账户属性,否则体量小的话根本进入不了门槛。
哦如果你是索罗斯,上面又都是扯淡了。
所以呢,不同的市场,资金门槛要求不一样,例如在Equity市场上,100M绝对是Capital,但是在Macro上,这个就是Money;你在CTA市场上,100M也是Capital,但是CDS Market中,这就是Money。
至于其他情况,很多时候都是我乐意不乐意的问题了,这个其中包括:我就是想享受这种管理巨型FUND牛逼的感觉,我比较照顾底下的人所有我还要继续募资,我有无法拒绝的投资人,我心血来潮想管……
要不然你就跟DEshaw一样突然搞个Aisa VC & PE fund那样,那么你还是需要一直募资的。
换个角度说,只要你钱足够多,你最好的选择一定是自己家族办公室或者自己做、那样弹性最大效用最好,你需要的一切服务你能参与的一切东西,例如网申,机构户,DMA,专用通道,融资、只要你钱够,都能搞定。
所以题主,回答你的答案,对,你说的是对的,的确是这样的。另外,贴一大堆不相关的图的,整公式的,发营销的,洗洗睡吧。事实上很多具备稳定盈利能力的基金经理或者发现了一个比较有用的交易策略的交易员,都会募集资金成立自己的fund。
当自己的Fund赚的钱足够多的时候,就会成立family house,开始用自己的钱来赚钱了。
这里面的区别是资本量。对冲基金(不同对冲策略对资本量需求大小不同)需要一定的资本量来完成交易,这样个人的钱是不够的,所以对于初期或者某些策略的基金来说,必须要对外募资。
Family House比如犯了事情的SAC老板,复星科技的某些基金等。fund和family office相比,最大的区别真不在于收益上,在于影响力。
吸收外部资金,替各式各样的行业大佬挣钱才能获得这种影响力。
钱的边际效益是降低的,基于关系网的影响力不会。
只做family office你可以成为有钱人,但永远无法成为上层人。不邀自来。
扫了一眼上面的答案,大多数应该都是没有做过基金经理的热心网友,甚至都不是金融行业的业内人士。
我觉得基金经理之所以帮助别人管理资产,而不是专注于自己直接投资资产,至少因为以下两个因素:
1、资产管理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和深度的专业分工。
这里讲的不是管理的资金规模,而是一个投资研究团队的规模效应。看K线炒股票的个人交易者很容易觉得投资是一个人的事。其实职业的投资思路完全不是那样一回事。投资决策是一个人的事,但是投资研究的过程绝对是一群人的事。举例子来说,一个健康的投资组合,肯定要搞分散化。少则20只标的(这已经是非常集中的投资风格了),多则百只。机构投资者在投资任何一个标的之前,都不可能光凭一堆K线多头排列就轻易下单买入,那就需要深入的研究基本面。即使我们很轻率地把一个上市公司的招股、增发、报表、舆情、行业简单了解一下,最快也需要半天时间。那么按照20只标的来计算,假设管理人白天盯盘,晚上不睡觉做研究,就需要10天时间。实际上,这么重仓的集中投资,机构投资者肯定还需要去上市公司实地调研、与管理层访谈。路上来回时间不算,少说也需要额外10天时间。那么基本上一个投资组合就需要一个人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建立。由于宏观和行业基本面的高频数据变化很快,等这个人基础研究做完准备建仓的时候,最初的研究结论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于是又要从头开始研究工作。。。
在机构投资者那里,投资、研究、交易的过程是高度分工的。庞大的研究员团队(往往也是未来的基金经理们)负责基本面研究、实地调研、高频跟踪;基金经理负责结合账户要求和市场环境维护组合;交易团队(散户所谓的操盘手)负责根据每日的市场盘面情况完成基金经理的买入或者卖出指令。基本面研究是否扎实、投资决策是否正确、交易执行是否到位,都会影响一个投资组合的最终业绩表现。
一个基金经理,只是投资研究交易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离开了这个团队,单打独斗的难度很高。
2、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利用一个完备的机构平台做很多个人投资者无法做的投资。比如新股的网下申购、大额折价定增、债券投资、量化交易云云。还有一项个人无法享受的就是卖方研究服务。基金公司的大量佣金都用来向券商购买研究服务,提供行业专家的意见,辅助投资决策。个人投资者也许需要在雪球或者百度云盘上下载报告,机构投资者往往在第一时间就接到了卖方研究员的电话路演。这种时间优势,也不是个人投资者可以媲美的。
其实个人投资者最大的一个担忧就是基金经理吃的是管理费,他的利益容易与持有人不一致。其实大家要知道公募基金行业的排名压力有多大就不会这么想了。残酷的地方,甚至会每天检查前一天的市场排名情况。全年的奖金也取决于排名。我觉得,这种压力下,真的没有几个基金经理会扔下自己的组合,每天满足于吃管理费的。如果还有担忧,那么有一种特殊的基金,可以最大程度上绑定基金经理的个人利益,就是基金经理参与认购份额的发起式基金。由于国家法规要求基金经理购买自己的基金,一年内不得卖出。这种类型的基金就可以把基金经理和基民牢牢地绑在一起。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已,首先在公募,给你投研团队,帮你宣传,还给你资金规模,这无疑是没有名气的基金经理做名气的最佳平台,之后 有了名气开私募拿更多的后端,题主的拿自己的钱那是最后的阶段,比如有十亿甚至更多的自营资金,年化几个点收益都够了,还不用看客户脸色,在国外,索罗斯,科恩,还有大奖章的西蒙斯,基本就只管自己的钱了,中国有,但是不多,一来是还没赚到那个资金量,二来就是水平不够,毕竟基金公司这种算是旱涝保收的。有个不可回避的因素就是,越能赚钱的风险越高,代人操盘能把风险分派出去也是投机成熟者的表现。当然,这是站在操盘手的角度出发。不过话说回来,中国有几个基金经理真能赚钱?他们离开了平台,离开了内幕和信息不对称,没有平台大资金下黑手操纵股价,没有利益财团抱团合作,剩下的跟散户有什么区别任何赚钱的方法都是你必须有本钱啊!
针对你的疑问具体回答:
1、基金给投资人分成比例很高;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牛逼,这个分成比例不划算,但是你要明白,你是用别人的钱在冒险,你是不冒任何风险,你其实相当于给资金方打工,打工者分百分之二十是合理的。
如果你真的牛逼,能给投资者50%以上收益,商量三七分活着六四分,也是可以的。
2、融资手段很多;
对于个人来说,融资手段不多,个人信用贷也就是20万以内,押房押车也就百万左右,撑死二百万,你一年才能挣多少钱啊。
3、资金越大操作越难、单位收益相对越低。
这个确实是。
玩别人的钱,又能出名,又能挣钱,不用冒险,压力没那么大。关键是比自己玩自己钱挣得多啊!(利益相关:国外研究生在读,有幸到国内某top10公募基金实习过一段时间,主要是做行业研究员)
我只是一个有幸接触到这个圈子表层的学生,以下只描述一些实习期间所见所闻所感,仅代表个人观点,请各位看官切勿以管窥豹。这个回答只谈基本认识(好歹签过保密协议的),不深究其他,所谈的一些认识也比较针对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由于个人层次格局有限,可能理解不够到位,请各位见谅。另外提醒,本文长文无图,不喜可以跳到最后看结论,几句话完事。
首先最想说的是大家对于基金经理的一些基本印象无非都跟高大上有关,最核心的大概有四点:有钱(开口动辄上亿)、有才(高学历,谈吐高端听不懂)、有人(交往的都是上市公司高管,券商,企业家等)、有名(江湖地位高,别人都是礼敬有佳甚至可以说是前倨后恭)。我想说这些都不能算错,但真实的情况不完全是这样的。
1. 有钱是相对而言的。基金经理,公募也好私募也罢,说不好听一点都只是替别人管钱的。至于公募好还是私募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募的羡慕私募赚得多,私募羡慕公募生存压力较小(此处看不懂的我只能耸肩,分析开来就跑题了)。基金经理管理的资金至少都是以千万为单位的,好点的都是上亿的,那如果管社保基金那些个拔尖的,管理的资金是上百亿规模的。 由于实习的时候公司办公桌比较紧张,我被分配到的位置是和绝大部分基金经理一块儿的,所以每天交易时间段我听到的电话涉及金额都是以亿为计数单位的,千万级别的都特别少。可是这些钱不是基金经理的!可是这些钱不是基金经理的!可是这些钱不是基金经理的!重要的事说三遍。他们明面上真实的收入大概分两块,年薪和年底奖金分红。但是年底的奖金分红是和当年业绩直接挂钩的,做得好才有,做得不好的颗粒无收也正常(这段行情不好,两个熔断以后不知道多少基金经理今年奖金泡汤哭晕在厕所)。那你非要说他们单单年薪数目也很可观我也没话讲,毕竟这个行业门槛很高,不是绝大部分人能做的。或者你要说他们可以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也没错,真的把到市场行情脉的那些人一旦开张何止吃三年。可是这样的人总共有几个?又有谁敢保证不会一次失误而重新归零?所以我才说有钱是相对而言的。你拿基金经理和普通工薪阶层比那肯定是不合适的。这是个多维度、高强度的脑力活儿,夸张点说,人家一年到头操的心搞不好比一些单纯的人一辈子都多,赚得多一点也是合理的。
2. 有才是肯定的,但哪种才不一定。我重点想说的是信息摄取量和从海量信息筛选核实信息的能力。都别说基金经理了,就我实习的行业研究员每人需要覆盖单个到多个行业,每天需要看的公司公告、财报、研报、新出台政策等资料就不计其数,加上听取券商和上市公司的路演、反路演、策略会,更别提公司实地调研以及从其他各种渠道听来的消息。每天这样海量的信息摄取,然后再整理自己的思路,从中筛选比较真实可靠而且有用有明确指向性、时效性的内容来剥析一家公司或者一个产业。而研究员只是为基金经理服务的前台而已,基金经理通过看研究员的分析报告,结合自己同样级数的研究和判断还有当时市场的表现来对自己的产品组合或者所持仓位进行及时的调整。所以我说有才是肯定的。没有足够的水准,中间的任何一环都做不到。这是一个勤奋只是生存的基本要求的行业,持之以恒的勤奋甚至都不能作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而至于我说哪方面的才不一定是指一些专业技能以外的,比如心理素质,比如政策灵敏度等。远的15年两拨股灾不说,两个熔断近在眼前,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不够好怎么做得下去?手里钱多,亏得也多,千股跌停换算成实际的亏损可能是以亿为计量单位的,扛不住的人怎么做这行?真以为不是自己的钱就没风险?国家的钱咱不提,那些私人或者公司的钱,交给你在你手里蒸发了几个亿,你觉得人家会一笑而过?收到子弹的基金经理也不是没有,甚至跑路的也不少见,能有这么雄厚资本的人或团体又有几个是善茬?
3. 表面看确实基金经理接触交往的都是精英人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即视感。可是你要是仔细琢磨一下这些人的动机,逼格瞬间就没那么高了。说白了,你可以把这些券商、上市公司的人看成推销的,而基金经理是手里有钱的金主。券商他们负责使劲儿地忽悠基金经理,大意就是 “x总,某公司多么多么好,可以搞一点” “x总,某公司最近有某某项目马上落地,赶紧买入”;而基金经理则要从无数的推销里面分辨哪些是真牛X哪些是装X,然后从牛X的里面再进行组合投资。当然,实质是这么个意思,实际的套路肯定是很高水准高逼格的交流形式。犹记得我第一次参加某证券年度策略会时的那种兴奋激动,更别说第一次听路演被别人唬得一愣一愣的。所以这行很考验经验、眼光和胆魄。当然,不是说基金经理实际没人,正相反,他们人脉圈子资源深厚得可怕,此处不予展开。
4. 这点可以部分参考上一点,所谓“名”多是朋友抬举。真正圈内的牛人,圈外人真的不见得认识,可能最多称得上是“知道”。圈内大家见面打招呼都是某总,但同样是“总”差别也是很大的。圈外人只听基金经理这个头衔,圈内人知道某些人的名字才是金字招牌。但同时这行更新换代极快,而且很是无情。现在问起三年前排第一的基金经理还有几个人记得起名字?大家牢记追捧的都是本年度成功登顶的天之骄子,转眼可能市场风向一变瞬间就无人问津。所以,何谓名呢?
那么综上所述,我来回答题主的问题:首先没有任何一个基金经理敢保证自己的持续赚钱能力,毕竟在国内这个大环境下,市场实在非理性而且无规律。我们领导说过一句话我很认同,他说干这行成败只在你离开退出的那一天才有定论,其他任何时候下断言都为时尚早。2013、14年业内笑傲江湖傲视群雄的某总2015年就折了,但你说他2016就起不来了?未必!其次题主说基金经理能赚钱为什么不出去自立门户,谁说他们没有?我只问题主一句,您觉得那么多私募哪来的?多的不能再说了。
(高铁上手机码字,写死我了。)
以上。额,名和利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我有利了,就想出名,满足虚荣心,不然全身披金戴银的给谁看去?
我有名了,就想拿利,满足欲望,不然要虚名干什么?
基金经理也是人,利益最大化的事情谁都想干
有这个本事,不仅给自己赚钱,也能改善别人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你以为自己能赚钱了,七大姑八大姨不会请你帮忙吗?那,帮还是不帮?还不如做基金,你加入吧,公开公平公正
有足够的资本金了,基金的信息来源渠道也丰富了,不仅参与市场甚至改变市场,这岂不也是基金经理的梦想?
再说了,旱涝保收啊大哥,众人眼巴巴的送钱来,还不要利息自愿承担风险,还交1-2.5%的管理费,到哪里找那么好的事去?
额,说多了,想做私募、公募还是什么募么?来,我也许能帮你。。。如果随机的抽取100名大学生,问他们最心仪的职业,可能很多人会把“基金经理”放在比较高的位置。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谈谈这个职业。
上图是福布斯统计的2014年全世界收入最高的10大基金经理。从他们的年收入(4亿美金到13亿美金不等)大家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基金经理是如此令人羡慕的行业的原因了。
在这里我要放个小小的警告。有一些朋友跟我说,我写的答案太长了。恰好这里有一个2分钟的视频(crashing course),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继续:
总体来说,基金经理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通常拥有骄人的简历,比如美国常春藤联盟的学位和华尔街银行多年的工作经验。他们看起来非常聪明,点评市场的时候经常一语中的。如果如此聪明的人中豪杰都无法战胜市场,那么还有谁可以呢?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基金经理经常被投资者和大众追捧的原因之一。
通过基金投资自己的积蓄,在当今的金融世界里是非常常见的。事实上,在美国,大多数投资者(50%以上)会聘请积极投资的基金经理来看管他们的退休储蓄。
上图显示,到2014年,美国的退休养老金计划把约55%的资产放在共同基金(Mutual Fund)行业里。大家都知道共同基金的主要投资目的即为战胜市场(例如,S&P 500指数)。所以总体来说,应该还有相当多的人相信基金经理能够创造价值。
大家如何想是一回事,事实是否如此则又是另一回事。基金经理战胜市场到底是事实还是传说呢?
在分析这个问题前,我想先举一个我五岁儿子的实际生活例子。在新加坡,家长送孩子去补习或上各种培训班是非常普遍的,这几乎已经成为新加坡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没有上任何课外补习班,大多数人可能会感到惊讶。而上补习班的目的,自然是让自己的孩子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比如英语,数学或者科学上面占得更大的优势。
问题是,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被送去这些补习班,那么这就几乎等于每个孩子都不被送到任何补习班。这就是新加坡父母面临的难题:如果你不把孩子送去补习班,你可能会输给其他那些正在这么做的父母。但是,如果每个家长都选择这样做,那么大家除了从日常开支中多付出一笔额外的教育费用外,对孩子的帮助并不一定有多大。因为每个家庭的付出都互相抵消了。
这其中的主要的原因是,孩子间的竞争是相对的:最终决定孩子是否能够上好的大学的,并不是你的孩子知道多少,而是你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起来谁知道地更多。因为说到底,优秀的中学和大学的空间有限,即使整个国家的孩子都成为爱因斯坦级别的神童,他们仍需要根据由相对分数决定高低的考试来做出区分,最后总有一些更“蠢”的或不幸的爱因斯坦可能会错过大学。
为什么我会举出这个例子?因为基金管理行业面临着相似的窘境。要成为一个真正好的积极基金经理,关键并不是这个经理有多好,而是他和其他经理比起来是否更好。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鹤立鸡群的基金经理呢?首先这位经理一定要聪明和勤奋,这是最基本的。但是每个经理都很聪明勤奋呢,这就需要其他辅助因素了,比如:
1)良好的团队支持,包括证券分析,交易操作,后台执行等;
2)大量高品质的数据,无论是从Bloomberg,Reuters,Wind, 或者FactSet,MSCI等数据提供商得到的数据。如果经理能获得其他人没有的数据(比如覆盖到过去300年的分钟级别的股票交易数据),或同一时间比其他人处理更多的数据,或以上两者同时具备,那么该基金经理就能够获得一定的优势;
3)优秀的IT基础设施,能让经理在每分钟更快,更早的处理信息,等等。
4) 基金经理要想让更多的投资者知道自己的存在和业绩,不可避免的就需要花大力气和成本对自己提供的服务进行宣传。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基金行业是广告行业的大金主。大家可能已经习以为常的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上经常看到各种基金的名字和业绩,而事实上越是有名的基金在这方面的开销就越大。
事实上,在基金经理这个行业周围,有一个巨大的产业群正在提供上面提到的那些服务来帮助这些经理在这日复一日的竞争中变得更高更快更强,而这些所谓的帮助可能是没有尽头的。
问题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获得这些帮助是要付出代价的。你要么需要聘请更好的人才,或者购买更多和更好的数据,或者投资更新你的的IT基础架构,或以上全部。所有这些资源都需要财力的支持才能够获得。
那么谁来支付这些费用呢?钱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答案是:它必须来自于投资者。
基金经理最后是要盈利的。如果基金经理持续亏钱,那他就会面临坐吃山空的危险,正所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很可能会关门大吉。事实上,这正是基金行业内部的秘密之一:美国的基金行业平均每年大约有7%-15%的基金被关闭,同时每年也有差不多相同数量的新基金成立。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基金经理在2-3年以后关闭基金再另起炉灶几乎成为了很多经理的职业规律。换句话来说,成功的基金经理靠投资人养着,失败的基金经理推倒再来,但无论是成功的还是正在搏上位的基金经理,都需要投资者供给资金以养活他们。而基金经理要想获得比同类更好的业绩,则他们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以提升自己的团队,装备和宣传手段。
而这就是基金经理们的致命弱点:如果所有的经理都配备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各种资源,无论是更多的数据,更多的分析师,还是更先进的IT基础架构,那么他们的作用往往会相互抵消。因此大多数基金经理在扣除其成本之后只能向投资者提供及其平庸的回报。在这样的游戏中,只有“傻”钱才会去投资基金经理。
例如,从上面Woodsford的Meta分析图表显示,大多数研究(只有少数例外)发现∶基金经理们的回报要么和一个被动的市场指数(比如上证50)回报差不多,要么还不如一个被动的市场指数。
但是你可能会说,你上面提到的只是行业的总体和平均情况,这样的问题在我个人身上并不适用。在我自己的投资历程中,我就亲眼看到过很厉害的基金经理,或者甚至投资过明星级基金经理。
如何识别一个基金经理是真的有水平还是只是运气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打个比方, 截止2012年底, 美国有大约7238个基金,中国也有数以千计的基金,而且每个基金的经理都自称为最好的经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将凤凰和野鸡做出区别呢?
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种方法。很多投资者会依赖“历史经验”来帮助他们做出判断。比如他们会关注基金经理的背景:如学历,工作经验,投资经历或是公司历史和名声。不幸的是,大量的证据显示这类“历史经验”在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时并不很有用。因此,大部分的投资人在选择基金经理时基本处于一个盲人瞎马的状态。
那么我们如何用更科学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让我们先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的Information Ratio(IR)是0.5,我们需要观察多少年的投资数据来证实他是真正有水平的基金经理?
如果你不熟悉这些专业词汇,请让我在这里先来解释下。一个基金经理的IR是依据下述公式计算出的:
IR是指信息比率,分子中的α是指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也就是基金经理高于某一个基准,例如上证180指数之上的收益),分母中的σ(也叫作超额误差)是指α的标准差。
一个好的基金经理,超额收益应该大于零。毕竟,如果这位基金经理连大盘指数(比如上证50指数)的回报都无法超过,那么我们投资者基本就没有理由把自己的钱交给他管理了。我们假设一个基金经理的年平均超额回报率为2%,波动率为4%,可得出信息比率IR为0.5。这个基金经理算是一个极佳的经理。各类研究表明,对于。信息比率为0.3的基金经理排名就可以达到该国所有基金经理的前10%或前25%,因不同国家和时期的样本不同而有所差异。更别说IR达到0.5的基金经理了。但为方便讨论问题,我们先假设这个基金经理取得了0.5的信息比率IR。
下一步是计算观察样本的数量。上过大学统计学课程的朋友们应该对上述公式不会陌生。为达到95%的置信水平,需要T检验的相应界值为1.96。因此,依据0.5的信息比率,需要的观察样本数量(N)大约是16。换句话说,我们需要该基金经理过去16年的投资数据才有95%的信心确认该经理真正有投资水平而不只是运气好而已。
现在您大约能了解为什么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如此困难了,实在是因为极少有投资人能观察到基金经理过去16年甚至更长的真实投资回报。更不用说这只能给予投资者95%的把握,还有5%的可能是这个经理极其幸运所以达到了超额的回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选择基金经理是否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投资者的运气。
现在让我们看一些真实的例子。
上述图表是富达麦哲伦基金(Fidelity Magellen)的历史回报。蓝色的柱状(左轴)代表该基金每年超过或者落后基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回报数量。红色曲线(右轴)代表该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横轴是年份。麦哲伦基金是世界基金产业的巨人之一,曾经由彼得林奇(Peter Lynch)掌管。林奇先生从1978开始管理该基金,直至1990年退休。在这13年中,林奇先生以平均每年13.3%超过基准(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的收益,年波动率大约13.3%。因此,林奇先生的信息比率IR是1。
问题在于当投资者有充足交易记录足以证实林奇先生的投资能力时,他已经退休了。我们可从上图看出,麦哲伦基金的规模在1990年之后迅速增长,在1999年到达巅峰总值约1000亿美元。在1991到2004年间,该基金的超额回报只有每年0.8%(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信息比率IR为0.12,看起来相当平庸。
我们可以从这个例子中学到什么?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吧: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出色的基金经理,但是投资者想要发现他们并且从中赚钱是十分困难的。在麦哲伦基金这个例子中,大部分投资者在1990年以后才开始陆续购买该基金,而他们得到的业绩是相当平庸的,和林奇先生在退休前达到的基金业绩判若两个世界。
下面再来看看另外一个例子。
上图记录的是美盛集团(Legg Mason)的价值信托基金(Value Trust Fund)的历史业绩。蓝色柱(左轴)代表该基金每年超过或者落后基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回报数额,红线(右轴)则代表该基金管理的资金数量。该基金的经理比尔米勒(Bill Miller)先生是美国最优秀的基金经理之一。
从1991至2005,他掌管的该基金连续15年超过其基准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这个业绩即使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是十分罕见的。截至2005年,米勒先生的价值信托基金(Value Trust Fund)凭借每年5%的超额回报,达到了0.84的信息比率IR。如此出色的成绩使米勒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字。
问题在于当你发现米勒先生的天才时,已经错过了投资他的基金的最佳时机了。从上图可知,该基金的资产在2007年达到巅峰值200亿美元。2006到2011年的平均超额收益(米勒先生在2011年从价值信托基金退休)和基准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相较,大约为每年负7.1%,信息比率IR为负数。如果分析从1991到2011的全部数据,其年平均超额回报为1.54%,信息比率0.16,实在不能算是多么出色的基金。
重要的话再说一遍: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不少优秀的基金经理人,但是投资者想要通过发现优秀经理人来赚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有读者问,你为什么不举几个中国基金经理的例子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回答也很简单:在中国有像彼得林奇和比尔米勒这样,拥有如此长时间真实超额回报的历史业绩的基金经理么?如果您觉得有,欢迎私信我,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另外有个读者问:为什么要举彼得林奇和比尔米勒这样出色的基金经理人的例子?
这也是个好问题,回答也很简单:如果广大投资者无法从像彼得林奇和比尔米勒这样的基金经理那里赚钱,那么他们通过投资其他基金经理来赚钱的概率有多高呢?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大约有300多名基金经理供投资者选择。彼得林奇先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这300多名基金经理每个人都试图说服投资者他是未来的彼得林奇。投资者投资基金取得超额回报的前提之一,是需要从这300多名经理中选出真正的明日之星。鉴于当时林奇只是管理区区2千万美元,我们大约可以得出结论那时候并没有多少投资者发现了林奇的天才。事实上那些少数的投资者可比另外大部分没有投资彼得林奇先生管理的基金的投资者们幸运多了。
今天,我们面对成千上万的基金经理,挑选出下一个彼得林奇或者比尔米勒的概率有多大呢?聪明的投资者们,需要仔细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利益相关:某小私募高管
在国内,基金经理有公募的和私募的。
公募一般都是追求相对收益,而私募一般追求绝对收益。
至于为什么做私募基金经理呢?其实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
私募一般要求的收益分成常见的是20%,而主要是投资人承担风险,对于私募公司来说,管理一只1000万的私募,这1000万赚了,基金公司要20%,亏了,基金公司并不会承担损失的部分,那么基金公司其实等于增加了200万只会赚,不会亏的资产。这从风险与收益想匹配的角度来说,这是风险与收益绝对不匹配的,收益远大于所承担的风险。
简单来说,就是赚了我们分,亏了你承担,有这样的好事,谁不去做呢?
例如某私募,自有资金1000万,去年运营成本120万,那么管理1只1000万的私募,同时做到年化收益率达到10%,那么一年的运营成本就出来了。如果年化收益率只有8%,那么只需要管理2500万的私募,一年的运营成本就出来了。
上张图,看看私募公司的一个简单的盈亏平衡。在盈亏平衡之上的收益率和私募规模,带来的都是毛利。
这还是对私募公司的,那么对基金经理个人,运营成本几乎为0,因为不管怎么样,你个人都是要吃饭买衣服出行什么的,这是最基本的生活成本,那么出去生活成本之外的花费其实是很低的。
虽然私募基金经理个人拿的没公司20%那么高,但是假设是拿基金收益的2%,自有资金100万,那么我们来算下基金经理的利润。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来,私募基金经理在管理一定规模的私募基金时,收入是高于纯以自有资金投资时的收入的。
如果我们给这个收入以10%收益率的复利计算,我们看看结果。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个投资水平完全相同的两个人,1个管理私募基金,1个不管理私募基金,在10年后,拥有的资产量差距是巨大的。
我们都知道,投资致富,是追求高收益的复利,那么如果一个人如果管理一只私募,其实就是给这个过程更是插上了一双翅膀。
那么题主说了自己融资,我们来看看自己融资的情况,假设融资成本9%。
融资成本8%的时候。
那么我们将得到一个公式:
私募规模*业绩报酬*收益率=融资规模*(收益率—融资成本)
前面都是假设收益率10%,是比较低的一个收益率,那么我们假设收益率为20%,这是一个比较接近巴菲特的一个收益率水平了,是非常厉害的一个长期收益水平了。
由于市场上做4倍以上融资比例是非常少见的,所以我标红了。
可见在高收益率水平上,自己融资,其实是比私募更好的。
那么什么收益率水平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一个平衡呢?
收益率=—融资规模*融资成本/(私募规模*业绩报酬—融资规模),这个收益率就是实现管理私募和自己融资收益平衡的平衡点收益率。
那么我们来看看各个数据对比。
这是私募规模变动的影响,可见私募规模在超过5000万以后,无论如何也会比融资100万,融资成本8%要赚的多。
这是自己融资比例的变动。
这是私募业绩报酬变动。
这是融资成本的变动。
这是4种变量对平衡收益变动的影响。
可见私募规模越大,影响越大,而同时私募规模也是非常容易变动的一个数据。
从这我们就不难得出,做私募基金经理,对收入的影响,是明显好于自己融资的。1.能持续盈利与能暴利有区别.如果本身能稳定盈利但是一时半会做不到暴利,那用别人的钱扩大本金是一个好方法.
2.降低心理压力.有否其他个人收入现金流对交易业绩与生涯影响很大.
3.团队合作.
4.增加社会交流沟通,提高交易心理优势.这问题一句话就说清楚了:投资是一个行业。一个高度产业化的行业。
为什么炒菜好的大厨不自己开饭馆?
为什么牛逼的码农不出来单干?
为什么大牌子的服装设计师不自己出来单开牌子?
答案都是一样。这是一个产业化行业。你看到的是其中貌似最决定性的一环。其实还有很多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你没有看到。
当然啦,世上也有独立设计师,私房菜馆,个人工作室。正如投资也有两三个人的小fund或者family office。但彼此的存在并不对立。小fund会羡慕大公司的infra和franchise,大公司会羡慕小公司的决策速度和精简架构,以及分红:)单从历史经验来看,不论国内外,基金市场整体表现优于散户整体表现,但仅仅是好了一点点,这个一点点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资金规模所致,所以通俗的说大多数基金是大散户,极少数基金是散户高手,但是很少基金会和超级送钱散户那样表现的异常糟糕,好歹有专业圈子,烂成那样能当上经理就不知道啥来路了
投资基金对于散户来说是抱团取暖,稍微降低一点风险而已,这是中外整体的历史数据的现实
现在国内基金的销售模式就好像卖衣服款式,不断的出新基金来吸引客户,而且新基金总是在股市向上的时候建仓,短时间内收益明显,老基金做不到这点,于是形成这么一个结局:上一波牛市的老基金经历一波熊后到下一波基本被赎回的差不多了,连基金经理都换了人,甚至托管到集成管理,把股票都换成债券,收益风险都大幅度下滑,直至最后一个人赎回就理所当然关门……一般总还有些老头老太的钱长期埋葬在里面,所以关门基金不多,无操作的僵尸基金连年增加
也就是说,你今年夏天买的爆款到了明年就是老土,但是你还是会在今年夏天去买爆款,这不是基金的错,而是因为投资本身更多程度上是心理游戏而非理性规律,好吧,其实叫投机更合适
综上,基金经理的能力表现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说服你们投资,越是难分辨质量高低的产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越弱于推销力度,这简直和民主选举一样,有几个选民真的明白政治的复杂性和治国的严肃性呢?先看脸再看屁股,谁还管的了脑袋?没有这个能力定理一:收益和风险同步。
定理二:任何策略都有容量。
由定理一和定理二,很容易得出以下推论。
一个风险很小的策略,例如套利策略,其收益很低,因此需要低成本融资获得大资金量获取高额绝对收益。
一个很赚钱的策略,例如我们运营的货币宝策略,哪怕数年稳定盈利,也改变不了它具有系统性风险的事实,客户资金承担风险是将风险分散。正式因为基金经理有稳定的赚钱能力,所以才要帮别人赚钱。
首先要明白的是市场上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但由于一般情况下基金经理对市场的了结程度和把控风险的能力要远超于普通投资者,这直接导致了盈利的概率是大大提高的。所以从长期来看,我们基本可以认为”基金经理有稳定的赚钱能力“这句话不是伪命题。
其次基金根据其投资目标、投资对象以及投资策略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1)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高风险高收益。
(2)混合基金: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风险和收益水平都适中。
(3)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以获取固定收益为目的。风险和收益都较股票型基金小得多。
(4)货币市场基金:仅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收益稳定,风险极低。
但存在那么几个坑爹的基金经理,这是2015年基金经理的收益逆序排名。
所以也说明了不是所有基金都是赚钱的,挑选一只好的基金是重点。
以上都还没有说到重点,就是一个有稳定赚钱能力的基金经理为什么要帮你赚钱?
从最根本的动机上来说,都是因为赚钱。从基金经理这个职位来看,有能力当上基金经理的人往往是非常优秀的人,在这个高精尖的群体中,优秀的基金经理通常是名利双收。
另外的话很多人也提到了,就是一个风险问题。我们去买基金实际上也就是去委托专业的投资机构来帮助我们使财产收益最大化,所以一旦我们把钱交给了基金管理,我们就需要自负盈亏了,但在购买开放式基金的时候,进行申购、赎回、托管的时候基金都会收取相应的费用,如果盈利,作为投资者的我们倒也觉得没什么,你帮我赚钱,我付你佣金天经地义,但市场的波动总是让我们高买低抛,在亏钱的时候我们选择赎回,基金不仅不赔你钱,还会收你手续费。所以可以说这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呢?
还记得之前一个新闻,买了某基金的投资人亏成狗,而该基金连续几年大幅盈利增长。好像听起来很坑爹的样子,但不得不说在某些时候购买基金理财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高风险高收益的就去购买股票型基金,比较抗拒风险的就可以选择货币基金。在面临着低利率环境的情况下,如何跑赢通胀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样跟你说吧,在全身投入去命理界之前,我做过相应的事,在做这个事的时候让我理解了一个东西,即使你再会算,再能算(就是建立自己的运算模型,这里不是指命理上的推测)一个人的命里有多少就是多少。所以如果自己没有这财运,但是有能力,会谋划,等于是一种合作的方式在一起干这件事,当然在不会算一个人的命之前我是逢大客户就接的,事实证明那只是上天在告诉你你用你的所学走偏了。但是后来发生的种种情况让你不得不信(我具体不吹牛了,不想说那些故事,都可以写成书,总之你们可以想像如果你没有很强的能力,那些人怎么会把身家寄托给你。)。 现在我能算出所有一个人做什么的利弊后,也可以拿这个作为金融投资的参考,非常准,准到你无法相信的程度,但是我已经对世上的神产生了敬畏心理了,不会再去做原来的事,也不图发大财,也不帮任何人算投资什么股票好。但是我会说你能不能买。之前我挣的有时候一天就是我在这行干一个月。但是我对现在的状态更满意,神指给我了一条更能贡献自己能力,从根上帮助一个人的路。如果能稳定持续赚钱,那肯定是自己做了。
问题是谁能保证稳定持续赚钱?
上面回答的人要么没看清楚问题,要么是小白。第一 guanranteed稳定赚钱的基金个数非常少 而且这种稳定赚钱的策略一般量都是上限的 你投资再多钱也就是赚这么多 所以这种基金经理当然不会开放给投资者 基本上都是大老板自己投的 (例子,比如citadel自己内部的股票高频,据说体量最大100-200mil,每年100% return,又或者renaissance下面的medallion,compound return40%多,但是体量也做不大,后来开的没有体量限制的fund,明显业绩就不是一个档次了)
第二 on average稳定赚钱的基金还是比较多 这种为什么要帮投资人做? 因为自己也知道不是guanranteed 所以不如带着大家一起做 赚的时候我多拿 亏的时候我拿management fee补 多好(例子,citadel的主fund,wellington之类的)
第三 吹逼说稳定赚钱的基金 其实就是混着法子买beta的基金 这种的当然能多卖一个是一个 主要也就图个management fee 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基金大部分都是这个类别 (例子,国内的基金,易方达之类的)